因染粉色头发被网暴
逆袭人生的24岁女孩郑灵华走了
(相关资料图)
开拖拉机自驾去西藏
遭组团网暴
38岁网红『管』服药自杀
寻亲后遭二次抛弃反被网暴
河北寻亲男孩刘学州结束生命
发200元感谢送菜外卖小哥遭网暴
上海女子轻生离世
泳池内疑被骚扰遭到网暴
四川女医生不堪谩骂自杀身亡
……
那些藏匿在互联网深处的刽子手
仅仅只是敲键盘便
可夺走别人的生命
令人不寒而栗
哪怕讨伐的理由再苍白无力
可输出的语言总那么有杀伤力
无端遭受羞辱的受害者
又如何对抗悠悠众口
他们并不是怯懦、脆弱
他们也曾鼓起勇气
拿起法律的武器去对抗
最终决绝地离开该是被伤到绝望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对网络暴民亦不该网开一面
然而名誉权在面对网络时
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是时候以法之名
给网暴定制一副专用枷锁
让借网施暴者有所忌惮
让以言杀人者不再被宽纵
24岁,如花的年纪,她走了,她就是因为粉色头发遭遇网暴、不幸罹患抑郁症的杭州女孩郑灵华。
这又是一个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人们常常低估了一句恶言的伤害,在网络这个“谁也不知道我是谁”的虚拟空间里肆意发表言论,并在被查获后以“无心的”“开玩笑”等理由解释自己的行为。但是,当一个个悲剧呈现在我们眼前时,任何理由都无法成为开脱的借口。
我们无法挽回被网暴带走的年轻生命,但我们可以反思互联网舆论场的生态,可以推动网络暴力治理手段的进步——这些,是我们对这个女孩的亏欠。
我们更该想到,或许我们应该尽快走出“当事人是否诉诸法律”的被动模式,开辟公益的或属于公共责任的维权通道,主动为受害者提供帮扶力量,通过强有力的司法主动,对网暴形成强大的法律震慑。
24岁的杭州女孩郑灵华,是浙江师范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2022年7月,她曾因粉色头发而遭遇大规模网暴。今年2月19日晚,一则令人心碎的消息传来。郑灵华的一位高中挚友确认,郑灵华走了,她和抑郁症抗争半年多。
因染粉色头发被网暴去世
2月19日下午,郑灵华的朋友小唯在小红书写道:我深深地感受到她的绝望和无助,抑郁症没有立效药,我只能不断地用言语去治愈她……疫情开放后我想去找她,她住了院。后来有几日没有联系,我以为她出院后想断开网络世界,没想到等来的是她父亲的一通报丧电话……
“我想大家不会拿这件事情开玩笑,当时我们给她发消息都没回,可能真的扛不住了。”郑灵华的大学学妹米米告诉记者。记者随后联系了郑灵华的一位高中挚友,对方确认消息属实。
去年,郑灵华考取了研究生。她母亲早逝,父亲工作繁忙,是爷爷一手将她拉扯大,让她继续攻读研究生也是爷爷的心愿之一,因此一收到录取通知书,她立刻就奔向病房,与病床上84岁的爷爷分享喜悦,并拍下照片和视频,发到社交平台留作纪念。
可令郑灵华没想到的是,这些照片和视频,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一群好事之徒见她染着粉发、年轻漂亮,大肆在网络上污蔑、攻击她,“陪酒女”“妖精”“红毛怪”……一个个莫须有的“罪名”,让她陷入了谣言与污蔑的网暴漩涡。
视频发布到社交平台后,还被别有用心的人盗用,并恶意捏造了各种各样的谣言。有盗图者冒充郑灵华,捏造事实,售卖考研资料;有人擅自将图片发到其他平台,引来2万余条评论,其中,大多数都是对她的谩骂,不明就里的网友攻击她,“老少恋”“炒作爷爷”“吃人血馒头”,更有甚者,还把攻击放大到群体,称“染发的都不是好人”“艺术生不学好”,甚至“不配当老师”。
这件事情给郑灵华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尽管有无数正直的网友支持她、安慰她,但郑灵华的心情、学习状态,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她曾很勇敢地保护自己
也曾努力寻求自救
发现被侵权,郑灵华第一时间报了警,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联系了社交媒体平台和律师,开始维权,并在社交平台上时刻更新着维权进度。
“他们骂我,我能忍。”郑灵华表示,但他们还辱骂自己的学校,攻击艺术生、教师行业,这让她实在无法接受。
“我不会倒下的,更不会自杀。”郑灵华说,她希望那些“侮辱教师行业、音乐生、华东师范大学、爷爷和我”的网暴者一个都逃不了,“我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尽管如此,去年七月,郑灵华还是把粉色头发染回了黑色。她曾一度尝试卸载各个App,但被汹涌恶意淹没的深夜里,那些语气尖锐、用词粗俗而具有攻击性的评论仍在她脑海里盘旋。她因此每周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她还用雅思课、健身团课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努力寻求自救。
与此同时,郑灵华并没有放弃维权,她把各个平台上的诅咒和辱骂用截屏或录屏的方式保存下来,打印成厚厚一本,在律师的帮助下,要求平台提供侵权人和网暴者的信息。
她还告诉记者,希望粉色头发能成为一种抵抗网络暴力的象征。
2022年9月份,郑灵华开始了研究生生活.“在她读研之初,我们以为一切都在好转,她能够走出来去追逐自己的梦想。”郑灵华的大学学妹米米告诉记者。9月份的时候米米正在备考,郑灵华在微信上给米米分享了一个很亮的月亮,鼓励她一起努力。然而10月底,她的抑郁症再次复发,她不得不中止学业回到杭州治疗。
她还曾是个“元气满满”的女孩
社交平台上曾住着一个“元气满满”的郑灵华。
据报道,郑灵华是音乐学院的学生,朗诵、唱歌、跳舞、主持、表演样样行,拿过许多奖项。
舞台上的她自信耀眼,生活里的她和许多“95后”女孩一样,喜欢拍照、美食、旅行,会到厦门的海边看一场日出,或去南京的音乐台喂鸽子,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虽然爱折腾,但她干起正事也毫不含糊。比如,她曾经“20天通过高中音乐教资笔试”,也顺利“保研逆袭”至心仪的院校。
2022年5月,为了拍毕业照,她把头发染成了喜欢的粉色,还被一些网友要了“攻略”。她如愿拍到满意的照片,配文“在明媚的夏日开怀大笑”。
即使是抑郁症复发之后,她也依然尽力保持积极——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郑灵华的个人账号上,近期的几条动态都与“抗抑”相关。她会记录住院的过程也会晒出朋友的关心,激励自己最后一条动态的配图上写着“努力想要活下去”。 综合央视、中新社等
>>链接
网络暴力肆虐网络
就在郑灵华离世前几天,曾驾拖拉机进藏的网红“管管”,不堪网暴喝下农药,于2月14日离世。“管管”本名孙凡宝,38岁,山东临沂市平邑县人。孙凡宝妻子称,家里还有两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一个三个月的孩子。
2月13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对刘学州被网暴致死案进行网上开庭。2022年1月24日,15岁的刘学州,在找回亲生父母40天后,因与亲生父母之间的互动遭受网暴,在海南三亚海边服药自尽。
2022年11月2日凌晨,微博名为“小小沼泽酱”网友在微博发文称,她的母亲是河南新郑市某中学的一名历史教师,10月28日晚上,母亲一人在家,当晚8时到9时,母亲上了一节网课,在这之中直播间遭到入侵,母亲情绪激动落泪退出了直播课堂,学生们以为老师被气走了,纷纷留言安慰但没获得回应。“小小沼泽酱”称,2天后,再次收到有关母亲的消息时,却得知母亲已经离世,死亡证明上记载为“猝死”。
2022年4月,上海疫情期间,一女子出于感激给外卖员充200元话费,被网友指责“打发乞丐”,不堪种种网暴,女子跳楼自杀,留下丈夫、7岁的儿子、听障的爸爸。
2021年10月,网红“罗小猫猫子”在直播中,在网友怂恿中喝下农药,抢救无效去世。
2021年8月,广东惠州25岁的已婚妈妈唐某,不堪忍受网暴,自杀身亡。
2020年,杭州女子小吴取快递被偷拍视频并发到网络,发布者编造“少妇出轨快递小哥”聊天内容,引发了一波人肉和网暴的热潮。小吴因此患上抑郁症,并被公司劝退,工作生活一团糟。
2018年8月,四川德阳安医生与13岁男生在泳池里发生冲突后被网暴,最终安医生自杀。
……
法律人士建言——
事先预防与事后救济相结合
遏制网暴需要『法律长牙』
希望国家能够出台相关法律惩治网暴
为了规范网络言行,防范网络暴力,管制虚拟账号背后的人的行为,2022年4月,中央网信办组织“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2022年11月4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完善监控、发现、申诉、管理等机制,有关法律人士则建言,希望国家能够出台相关法律惩治网暴。
>>律师建言
网络平台对侵权链接进行筛查断链
“‘键盘侠’们并不知道,就在他们狂敲键盘的时候,一个少年却被逼自杀。”刘学州案代理律师周兆成受访表示,希望通过起诉,可以从根子上杜绝靠造谣吸引流量的网暴。
周兆成强烈建议微博等网络平台,进一步完善投诉机制,简化投诉流程,设置专人负责,对投诉人投诉请求可以积极响应。
有网络平台依然充斥着对刘学州以及亲属网暴的侵权链接,有鉴于此,作为代理律师,呼吁各网络平台,成立工作小组,自查自纠,对相关侵权链接进行集中筛查、断链,对有关侵权账号进行处罚,自觉履行平台主体责任。
>>需要法律长牙
“网暴立法”尚不完善
打击力度不够
我国《民法典》规定,可以对网暴者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者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
《刑法》规定,诽谤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周兆成表示:“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但是如果严重危害了社会秩序就可以构成公诉案件。”
周兆成认为,当前,由于“网络暴力立法”不完善,所以,各地公安机关对网暴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不够,这也导致网暴悲剧层出不穷。“我认为打击网暴,就需要‘法律长牙’,对网暴者零容忍。希望每个网民都可以更加理性、友善地在互联网上发言,让‘说话要负责任’在网络上形成社会共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网络无暴!”
>>网暴是否担责
网暴不构成故意杀人
可追究民事赔偿责任
知名律师赵良善受访表示,被网暴者是自杀,并非他杀,在司法实践中,只有教唆自杀或帮助自杀,才构成故意杀人罪。
这些案例中,网友事先并不知道被网暴者有自杀的念头,或许也预测不到被网暴者会自杀,所以网暴者的网暴内容与被网暴者的自杀不构成《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故网暴者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赵良善同时指出,“但这不排除网暴者构成其他犯罪,若捏造事实造谣诽谤被网暴者的,则可构成诽谤罪;若在网络上侮辱被网暴者的,则可构成侮辱罪。”
“如果网暴者的网暴促使了被网暴者的自杀,网暴者的网暴内容与被网暴者的自杀构成民事上的一定的因果关系,那么被网暴者的家属可根据《民法典》规定的民事侵权过错责任原则,要求网暴者承担与之过错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如何遏制网暴
事先预防与事后救济
同时完善监管机制
赵良善强调,多数网暴蔓延背后存在网络黑产或幕后推手的恶意引导,这也导致了治理的复杂性、紧迫性。
赵良善认为,遏制网暴,一方面需采取事先预防与事后救济相结合的方式,比如,法律明确平台的事先审查责任,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图片、文字、语音等进行识别,过滤显而易见的违法侵权信息;严格落实网络实名制,限制用户肆无忌惮地在网上发表不当言论;加大对网暴者以及网络平台的惩罚及监管力度。
另一方面是在监管机制完善方面,应当及时建立有效的投诉举报机制,保障快速、有效、便捷地处理被网暴者的投诉和举报。
赵良善同时介绍,根据《民法典》第1197条规定:如果网络平台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网暴者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网络平台需承担连带责任。
>>网暴为何难治
网络非法外之地
但对网暴者却“网开一面”
知名律师谭敏涛指出,“网暴实则就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对于社会上的侮辱或者辱骂性暴力,我们都可以看到,能够及时地予以制止或者报警,但网暴的分散性、隐秘性和不可控性,导致了治理难之又难。”
谭敏涛表示,目前能够引发关注的网暴事件,都是因为被网暴者不堪网暴而自杀,所以才被公众所关注。
“我们常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但是对于网暴者却又‘网开一面’,并没有形成全国性的打击势头。”
谭敏涛说,当一个人遭受网暴,便是其名誉扫地的开始,但是这还得被网暴者自己收集证据维权,而基于网暴者的隐秘性和匿名性,搜集网暴的证据很难全面。目前,对于网络暴力,我们还没有形成一个社会共识——那就是网暴也是暴力,应当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相应处罚,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还涉嫌侮辱罪或者诽谤罪,而不是以找不到实际的违法行为人而不予处理。网友既然能在网上公开辱骂他人、泄露他人隐私、侵犯他人名誉权等,就应当让其付出相应的代价。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华